法学成人高考专升本历年真题

分享到:
点击次数:2794 更新时间:2018年11月19日15:26:07 打印此页 关闭

以下是成人高考法学类题,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下列社会关系由民法调整的有()

  A. 未成年人与其父母之间的财产关系

  B. 有限公司与其部门之间的财产管理关系

  C. 个体工商户与税务机关有关纳税的财产关系

  D. 行政机关与违法行为人之间的财产处罚关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关键点在于是否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第2题 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的()

  A. 一般生效要件

  B. 特别生效要作

  C. 特别成立要件

  D. 绝对必要要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此为一般生效要件之规定,所谓特别生效要件是指某些法律行为除具备一般生效要件外,还必须具备的某些特别生效要件。诸如:附条件与附期限等。

  

第3题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 公民

  B. 法人

  C. 公民和法人

  D. 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和国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在我国,民法法律主体(简称民事主体),包括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主要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合伙组织等)。国家作为整体,在一些场合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

  

第4题 张某年满17周岁,在一家餐厅打工,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维持生活,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张某是()

  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 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民法通则》第11条在第1款限定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围之后,又在第2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补充。

  

第5题 依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代理不包括()

  A. 复代理

  B. 法定代理

  C. 指定代理

  D. 委托代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复代理仅仅是委托代理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6题 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最长的诉讼时效是()

  A. 4年

  B. 10年

  C. 20年

  D. 50年

  【正确答案】C

  

第7题 对于共同财产,部分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人主张共同共有,又没有证据证明是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的,应当()

  A. 认定为按份共有

  B. 认定为共同共有

  C. 按多数人的主张确定

  D. 协商确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103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第8题 甲将自己的一套设备卖给乙,但甲还想留用一段时间,遂与乙达成协议,借用该设备1个月,乙表示应允。乙取得该套设备所有权的交付方法为()

  A. 简易交付

  B. 占有改定

  C. 拟制交付

  D. 指示交付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A. 参加义务劳动

  B. 误将他人的羊当自家的饲养

  C. 将他人走失的小孩领回家

  D. 将他人抛弃的病牛领回家饲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要注意的是,管理人须要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

  

第10题 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表述正确的是()

  A. 仅限于土地的地表

  B. 仅限于土地的地上

  C. 及于土地的地上和地表

  D. 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故选D。

  

第11题 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是()

  A. 国有土地使用权

  B. 宅基地使用权

  C. 票据

  D. 房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担保法》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第12题 因债权人乙公司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货物,债务人甲公司便将应当交付的货物提交提存部门,则在提存期间提存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

  A. 债权人承担

  B. 债务人承担

  C. 提存部门承担

  D. 提存人承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提存视同债务的清偿,至提存之日起,提存物的利益与风险一并转由债权人承担。

  

第13题 债的免除是()

  A. 单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

  B. 双方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

  C. 单方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

  D. 双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债的免除是单方行为,它依债权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效力,是债权人抛弃债权的结果,不必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免除是无偿行为。

  

第14题 下列情形中,不存在合同效力待定的问题的是()

  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B.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

  C. 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D. 表见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表见代理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有效合同。而A、B、C三项中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都需要有处分权人的追认。

  

第15题 对承诺的要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承诺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B. 承诺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但仅对履行期限有变更的不影响承诺的效力

  C. 承诺须于承诺期限内作出

  D. 承诺须向要约人或者要约人的代理人作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承诺的内容不必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但如承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的,便不构成承诺,而视为一项新要约或反要约。所谓实质性变更,是指有关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

  

第16题 下列合同属于可变更或者可撤销而不是当然无效的情形的是()

  A.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B. 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

  D.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必须在损害国家利益时才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

  

第17题 下列权利中只能由自然人享有的是()

  A. 名誉权

  B. 荣誉权

  C. 著作权

  D. 肖像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较之与自然人而言,法人是不享有肖像权的。

  

第18题 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自然人身份权的是()

  A. 配偶权

  B. 姓名权

  C. 隐私权

  D. 肖像权

  【正确答案】A

  

第19题 公民享有的姓名权的内容不包括()

  A. 姓名决定权

  B. 姓名使用权

  C. 姓名变动权

  D. 姓名转让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姓名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和姓名变更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可以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第20题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形式要件是()

  A. 订婚

  B. 结婚登记

  C. 举行结婚仪式

  D. 财产公证

  【正确答案】B


若有需求关注我的QQ(同微信)1195642701  手机号码 15562660961 海浪教育赵老师

上一条:法学成人高考专升本历年真题(二) 下一条:2018成人高考数学真题